阅读,宝宝不怕假性过动
暑假是老师充电的时候,许多学校都在学期结束后,立刻办研习会或工作坊,请老师把这一年的教学心得作个总结,从检讨中求进步。
在这些教学检讨中,最常听到的一句话便是「班上过动儿增多了」。
这是很奇怪的事,以前没有这么多注意力缺失的孩子,为什么现在一班
都有一二个,最多居然可以到四个呢!
假性过动儿多半是电视儿童
真正的注意力缺失和过动(ADD/ADHD)是大脑里神经传导物质的不足,
它有生理上的关系,不会突然增加很多,这表示有一部份疑似ADD/ADHD
的孩子,其实是假性的注意力缺失和过动。仔细观察起来,这些假性过动的
孩子都有一项特性──不喜欢阅读;他们小时候很少被父母抱在身上亲子共
读,绝大多数是电视儿童,很少安静坐下来,完成一件事。
阅读的好处是,它培养孩子的专注力,若不专心,眼睛会跳行,就会读错。
看电视时,虽然也是坐着,但是电视画面是不停闪动的,
一秒钟有24~26张图片,靠着眼睛的视觉暂留使它变成连续的影像,
会动的东西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,动太多,2分钟超过10次的拉近镜头、
剪接或转换镜头会使大脑工作过量而疲累。
图片一次带给我们很多的讯息,使我们无暇去思考细节是否合理,
我们随着影片跳换的速度在吸收信息,若是一停下来思考,
后面的讯息就忽略掉了,不像阅读是随着自己理解的速度进行,
随时可以停下来想,还可以「倒带」回溯到前面不懂的地方。
因此阅读是主动的接受讯息,操之在己;看电视是被动的,操之在人。
如果比较看书或原著改编成的电影,那么看书得到的信息比较多,
而且看书是自己的想象力,看电影是导演的想象力,它会锁住孩子本身自发的想象力。
所有的研究都指出电视保母对孩子的发展不利。
渐进式亲子共读 培养专注力
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方法很简单,把孩子抱在身上,在他坐得很舒服时,
先念短短几分钟的故事书给他听,用手指着字,一个字一个字的讲过去,
训练他专注在书本的能力,然后逐渐拉长时间,从5分钟到10分钟,到15分钟,
最后到30分钟。当孩子可以安静坐在身上听故事30分钟,
不会爬上爬下来吵闹时,你就可以放心他不是过动或注意力缺失了。
从阅读学纪律 内化求知欲
透过阅读,我们教他是非、纪律、礼貌及跟人相处的方法。
现在越来越多幼儿园的孩子声音沙哑,声带已经坏了,失去童声的甜美。
原来他们在家中没有学好规矩和纪律,进了幼儿园,人多时要说话就用喊的,
要引起别人注意时用拉的,不喜欢别人时用推的。
当然我们知道孩子游戏时跑跳喊叫是很自然的事,但是喊到声音沙哑就不自然了。
噪音对别人、对自己都是伤害。最主要没有学会纪律的孩子是无法受教的。
这种孩子进入小学后,就变成老师的头痛人物了,因为课堂需要维持纪律,
不可随意站起来走动或大声说话。一旦讲不听,被贴上过动或注意力缺失的标签,
对孩子是一辈子的伤害。
不论社会是多么的民主开放,人们对跟自己不一样的人仍然是以歧视的眼光来看待的。
所以在孩子小时候,尽量自己带他、养成他阅读的习惯,不但可以启发他的智慧,
将求知欲内化成他人格的一部份,更是给他安全感(没有什么比坐在父母身上,得到父母完全的注意力更令孩子高兴的了),阅读是一个工具,可以打开人类知识的门。
教养 从小培养孩子的深度
如果从小培养孩子喜欢有深度的东西,他将来即使不是俊男美女,
有内涵不肤浅的谈吐也会令人耳目一新,另眼相看。
孩子是我们一生最大的投资,透过孩子,我们的基因得以传下去,完成大自然赋予我们使命。
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,就如同我们是他们的礼物一般。
暑假中请尽量陪伴孩子,养成他良好的纪律和专注习惯,这才是真正的赢在起跑点上。
文╱洪兰 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
本篇文章出自《学前教育杂志》